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是我的救命恩人
日前,收到两则来信:一则是“徐光耀文学馆”
叫我题词;一则是为孙犁所称道的篆刻家韩大星的来信,让我为他题赠。
我耽误吃饭,下楼一挥而就,心里一团火,什么都不顾了。
字没写好,人生体验而已,总归不满意,笔底有体温就行。
往事历历在目——1961年初,“三年困难时期”
还未过去,由总编张光年执笔的《题材问题》专论在《文艺报》上发表,我随即采访周立波和赵树理。
周立波喜不自禁,以《乔老爷上轿》为例,称赞文艺题材多样化提得非常及时。
赵树理聊着聊着竟然站起来,手舞足蹈,唱起上党梆子,由上党梆子谈到山西梆子又谈到陕西的秦腔,再谈到《三关排宴》多么好看又多么长人志气,从而赞赏文艺题材的多样化。
1956年反右,受丁玲、陈企霞一案的牵连,徐光耀次年下放保定大祝泽农场劳动改造。
半年后的1958年1月,《张故得儿》动笔写作,6月定稿,更名《小兵张嘎》。
1959年9月,徐光耀被分配到保定市文联工作。
1961年,小说《小兵张嘎》被《河北文学》主编张庆田发现,请示无果后冒着风险在《河北文学》第11—12期合刊上全文发表。
1961年底,我发现《小兵张嘎》,喜出望外,心想,《河北文学》敢于发表,《文艺报》也敢试试。
经副总编侯金镜同意,我即刻组织文章(以“枪”
作为文眼)高调推出。
《小兵张嘎》共发行一百多万册;1962年改编成电影,1963年底在京上映后,家喻户晓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,于今不衰。
徐光耀后来说,反右时他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,神经有点错乱,快成疯子了,要是精神分裂就危险了,所以,继续创作,尽量转移注意力,写出小说《小兵张嘎》。
他不无伤感地说:“《小兵张嘎》是我的救命恩人!”
我为“徐光耀文学馆”
题写“嘎子不朽”
四个大字,小札题写:1959年,徐光耀摘掉右派帽子,《小兵张嘎》诞生。
1961年《河北文学》冒险刊登,我所在的《文艺报》何尝不敢冒险,高调推出后,改编电影轰动至今。
徐光耀说:“《小兵张嘎》是我的救命恩人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弘治十一年,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,贤臣们年衰致仕,内阁三人渐渐老去,弘治皇帝励精图治,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。此时,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,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,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,是否严丝合缝。...
重活一回,本想安安稳稳过一生,奈何都想逼着他做皇帝...
日更8000蜜月被丈夫闺蜜联手害死!或许是怨念太深,在秦欢欢死亡的最后一秒,脑海中突然哔男神攻略系统正式启动,请宿主坐稳扶好。于是乎,秦欢欢...
江宋二府世代交好,宋挽未出生便同江行简定下婚约。二人青梅竹马,她困于后宅,一生所学不过为做江家妇准备。少年鲜衣怒马志向高远,未及弱冠便远赴边关建功立业,临行前江行简亲手为她戴上白玉簪。一句等我,宋挽便入了心,哪怕他战死沙场,她也执意抱着灵位嫁入城阳侯府。她将少年藏在心尖守寡六年,却等到江行简带着挚爱回京。少年挚爱言...
我叫姜四,是一只活尸,有着人的身躯,僵尸的心脏,左手手背上,还有一只饕餮之眼,专门以恶鬼怨气妖龙为食物。二十年前,我被一群盗墓贼从棺材里挖出来,从此走上了探阴墓寻龙穴吃恶鬼的一条不归路。群号263043306...
一个活在三次元世界,所有的缺点都被无限放大,在这个现实的社会几乎无处遁形的死肥仔,只能在虚拟世界里,追寻自己的青春和梦想。一次从梦中醒来,却发现身边多了一个完美男神,而他竟然是自己笔下的产物!也因为他的出现,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!胖妹变女神,屌丝女作家变大明星?!不,这些都还不够!他说,他会陪她走向世界之颠,去看最高最美的风景!展开收起...